近日,“落实刑事辩护制度,强化人权司法保障”研讨会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张江办公点举行。来自最高人民法院、上海市委政法委,沪苏浙等地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的实务专家以及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的学者,京沪鄂资深刑辩律师等40余人,围绕“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主题进行深入交流。
在与会人士看来,要正确看待律师辩护和司法效率的关系,明确律师积极有效辩护能减少因事实不清、法律适用错误引发的司法资源消耗,从而提高审判质效。要坚持以审判为中心,切实发挥律师在刑事案件审判中的实质性辩护作用。保障律师合法执业权利,加强“控、辩、审”三方的分工和制约,通过专业化的诉讼活动、高质量的法庭审理发现事实真相、准确适用法律。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顾问田文昌强调,实现刑事辩护“全过程覆盖”非常必要,建议可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保障辩护律师有充分时间和条件进行实质性履职。
对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他认为“见证不等于保证,法院权威性是破解控辩失衡核心”,片面追求起诉定罪率违背诉讼规律,需强化检法协作。减刑假释阶段,应重视律师提供专业法律帮助的价值。
“我们要认识到,此项改革的初衷是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并无直接关联。”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教授顾永忠说,时至今日,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已成为刑事辩护制度发展的方向。即使目前认罪案件占比达85%以上,仍须保障律师辩护。他特别提到,浦东新区探索对值班律师与辩护律师实行差异化补贴机制,符合“多劳多得”的经济规律和疑难案件“精审细审”的司法规律。在司法资源尚不充分的条件下,值得全国复制推广。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联合主办短线炒股配资,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上海市律师协会承办。
广源优配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