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不少市民反映,夜间道路上,经常被电动自行车前加装的“牛眼灯”“爆闪灯”等强光灯侵扰,对骑行者和车辆驾驶员的通行安全造成影响。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走访发现,上海街头时常能遇到加装改装过大灯的电动自行车,有的比汽车远光灯更刺眼。据悉,对于这一现象,市公安交管部门已经启动专项整治,近两周来,全市共查处电动自行车加装改装远光灯违法行为1500余起,移交市场监管部门相关线索61条。
电动自行车大灯夜间“亮瞎”他人
7月27日晚上8点左右,行经华山路江苏路的电动自行车络绎不绝。记者在人行道上向非机动车道望去,一辆与众不同的电动车从南向北驶过。这辆电动车的灯光异常刺眼,与同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的其他电动车形成了鲜明对比。迎着光线看去可以发现,发光源不仅是原车的普通车灯,更是来自车辆前方加装的“强光灯”。
“太晃眼了!”经常骑电动自行车的孙女士,对于这些加装了强光灯的车辆早有不满。“我骑车时,经常遇到有些逆行的电动自行车,用了这种超亮的灯,照得我看不清路,只好往旁边靠,给他们让路。”
“我们这都是自己后装的灯。”在华山路的一家餐馆前,记者遇到一位外卖骑手拎着外卖袋走到电动自行车旁,插上钥匙,打开了车灯。他的电动车前方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了两个小灯。车灯虽小,但同时打开后,明显比原车的大灯还要刺眼。
连日来,记者在夜间走访本市不同区域的多条道路,都发现开着强光灯的电动自行车在路面行驶。尤其是在路灯相对较暗的路段,强光灯照得路人睁不开眼,造成了近乎“致盲”的效果,让人几秒钟内都无法看清路面。
乌鲁木齐北路近北京西路,路灯不算亮,狭窄的道路上仅能容一辆汽车通行。周边有多个居民小区,时不时有各类电动自行车经过。记者在路侧站了几分钟,就有数辆开着强光灯的电动车驶来,其中有些车灯甚至比在其后方行驶的汽车车灯还要更亮。
“开车时遇到它们迎面驶来,强光一照,好像被亮‘瞎’了,一瞬间眼前只有白茫茫一片,躲都躲不掉。晃得我眼前只有一片白光,什么都看不见。”市民汪先生夜间开车时,曾多次被亮着强光的电动自行车闪到,刺眼程度不亚于汽车的远光灯。“有时我会闪远光灯提醒,但对方也没有反应。”
线上线下都能买到“强光灯”
这些“亮瞎眼”的电动自行车车灯,并非原装配置,而是经过加装改装的。
记者走访本市多个电动自行车修理店、修车铺,大多都表示可以加装车灯,半个小时左右即可装完。在江苏路的一家电动自行车维修店,店主告诉记者,目前大多数车灯都无法直接更换高亮度灯泡,“要想变亮可以外加灯,加装的车灯店里就有货。”
根据车辆品牌、大灯功率、改装工艺的不同,加装改装车灯的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都有。有店主提到,也可以从网上买灯,拿到线下来装,安装费由车灯安装难易程度决定,大多在数十元。
用于改装加装的灯具,在线上购物平台很容易获取。在某电商平台,记者搜索“电动自行车灯”,平台就会推荐各种“牛眼灯”“爆闪灯”,其中以LED灯最为常见,价格低的只要十几元,贵的也有几百元的,多款商品的销量均已过万。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一些改装了车灯的网友会分享亮灯后的“酷炫体验”,也有商家发布电动自行车改装车灯的前后对比,招揽生意。记者在小红书看到,资料显示为闵行某维修店的博主,在网上晒出多条各品牌电动自行车改装车灯后的“实拍效果”,并宣称为“上海单王”完成车灯升级。
“车灯的改装加装行为,本身就存在安全隐患。”一名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市面上常见的加装车灯,有的装在车架上,有的装在车筐下方,还有的则直接从电动自行车面板上挖了一个粗糙的小洞。“虽然形状各异、位置不同,但都是从面板后侧拉了电线出来与外置灯源连接,电线就裸露在空气中。”
将原有车灯进行改装,同样存在风险。“车灯亮度变强,意味着用电功率变大,但电线还是原来的电线,容易过热起火。”上述人士说。
走访电动自行车维修店铺时,记者也提到安全问题,店主们都不以为意,称“很多人都这样改,不会有问题”。
我国现行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了电动自行车灯光的技术标准,车辆出厂也都有原装车灯。对于加装改装车灯的原因,有的是“为了在路灯不够亮的路上看清楚”,有的说“到小区送外卖更容易找地方”。
相较于维修店铺,很多品牌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都不提供强光灯销售及加装服务。“现在都是有规定的,不让改装。如果灯坏了,就还换原厂的灯,没法改变亮度。”某品牌线下门店工作人员说。
加装改装电动自行车车灯涉违法
记者从市公安交管部门获悉,目前已针对电动自行车加(改)装远光灯违法行为,加强了执法整治工作。据统计,两周以来,全市共查处电动自行车加装改装远光灯违法行为1500余起,移交市场监管部门相关线索61条。
《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禁止加装、改装影响通行安全的装置。违者将被依法处以罚款,并被责令恢复车辆原状。此外,驾驶拼装、改装的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也被禁止。
7月22日晚,徐汇分局交管支队于辖区非机动车高频通行路段开展夜间电动自行车灯光非法改装专项整治行动。当天21时17分许,民警于沪闵路柳州路口拦截一辆电动自行车,该车辆车头加装两组高亮度灯光。经询问,当事人因电动自行车原车灯损坏,至虹梅南路的一车行修理车灯,修车行店主表示车灯无法修理,建议加装“牛眼灯”。对此,民警依法对其予以处罚,并开展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督促其抓紧拆除相关改装设备。在此基础上,公安交管部门将相关线索登记移交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后续工作。
浦东公安交管部门也针对电动自行车非法加装、改装强光射灯的违法行为启动专项整治。7月24日夜晚20时许,在东方路栖霞路路口,一辆行驶至路口的外卖电动自行车引起民警注意——其车头加装的射灯在路灯下依然刺眼,强光照射方向甚至让周边行人下意识避让。
浦东公安交管民警黄琳璐查处非法改装车灯的电动自行车
“加装大功率远光灯后,看路面、路牌更清楚,自己方便些。”面对民警询问,骑手坦言加装初衷,但对其潜在危害并无充分认知。民警对该名骑手依法处以罚款,并责令其恢复车辆原状。
“事实上,这种强光会对对向车辆驾驶员、行人造成瞬间致盲,极易引发追尾、避让不当等事故。”浦东公安交管支队一大队东方明珠女警中队副中队长黄琳璐说,非法改装灯光的安全危害巨大,强光直射会干扰其他交通参与者的视觉判断,对向车辆驾驶员可能因视线受阻无法及时发现行人或障碍物,行人也可能因强光无法辨别来车方向,进而诱发事故。“若因非法加装灯光引发交通事故,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及改装车行均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
相较于公安执法部门开展的末端管控,上述专业人士认为,加强对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的源头治理,才是遏制此类现象的关键所在。“不止是加装强光灯,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行为带来安全隐患、造成安全事故的情况,屡见不鲜。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源头治理效能,才能进一步遏制这类乱象产生。”
上海公安交管部门表示无息外盘配资,将持续加强路面现场执法,依法查处电动自行车加(改)装远光灯违法行为,并将相关改装店铺线索移送市场监管部门。
广源优配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